2018年7月健康防病提示
作者:健康教育所信息来源:

热辣7月,出梅遇高温,小朋友放暑假......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预防高温中暑、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肠道传染病及虫媒传染病。

高温中暑

中暑,指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原因所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气温过高、湿度大、风速小、体弱、对热不适应、劳动强度过大和时间过长、过度疲劳等因素都容易诱发中暑。

中暑的症状可轻可重。轻症中暑可出现头昏、胸闷、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等症状。一旦发展为重症中暑,则会出现大量出汗、血压下降、晕厥、肌肉痉挛,甚至发生意识障碍、嗜睡、昏迷,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

◆ 出行躲避烈日。

◆ 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品,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最好不要在10~16点时在烈日下行走。

◆ 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

◆ 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

◆ 不要太油腻,尽量清淡一点,多吃些西红柿、青菜、莴苣等富含维生素的蔬菜以及富含优质蛋白质的瘦肉、鱼类、豆制品等食物。

◆ 在夏天要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每天中午最好能午睡1~2小时。

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

暑期是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的高发期,家长的疏忽大意容易导致意外的发生。儿童青少年伤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有跌倒/跌落、道路交通事故和烧烫伤等。此外,夏季和暑期也是儿童青少年溺水的高发季节。

暑假期间,孩子独自居家以及外出游玩较多,要特别关注孩子的居家安全、道路安全,预防溺水等事项。

预防措施

◆ 培养孩子自我保护意识,树立安全的行为习惯,学习自救技能。

◆ 排查居室安全,为孩子营造安全的环境。

◆ 家长应做好监护,尽量避免未成年儿童独自在家,可多陪伴儿童外出。

◆ 不能陪伴孩子外出时,家长应与孩子保持联络,了解孩子行程动向。

◆ 教导孩子不要去危险的地方、不做危险的行为。例如,不去未开发的景区探险,不在无人看护的河流、池塘或水库游泳,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闯红灯等。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多数宝宝起病突然,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烧,随后在手、脚和口腔周围出现水疱,因而得名。

家长一旦发现宝宝出现上述临床表现,应及时送往医院诊断和治疗。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勤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儿童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避免儿童与患手足口病儿童密切接触。

◆EV-A71型灭活疫苗可用于6月龄~5岁儿童预防EV-A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

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经“粪—口”途径传播的一类传染病的统称,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痢疾、甲肝、戊肝、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等,主要经过食用或饮用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受污染的物品及苍蝇、蟑螂等昆虫媒介传播。

夏季,由于气温高、湿度大,利于病菌繁殖,食物易受污染,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预防措施

◆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食物及环境卫生。

◆ 处理食物或进食前、如厕后应洗净双手。

◆ 所有食物(特别是贝壳类海产品)应该彻底煮熟才食用。

◆ 出现呕吐或腹泻症状的人士,应停止上班或上学,及时就医诊治。

◆ 对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应及时清理,彻底消毒被污染的地方。

◆ 清理呕吐物、排泄物时,应带上手套和口罩,事后彻底洗手。

虫媒传染病

虫媒传染病是指被蚊、螨、蜱、虱、蚤等节肢动物叮咬而感染发病的一类传染病,常见的有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疟疾、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预防虫媒传染病,市民要保护自己免被蚊子、螨、蜱等虫媒叮咬,并防止其滋长。

预防措施

◆ 保护自己免被叮咬:穿着宽松、浅色的长袖上衣和长裤,并在裸露皮肤及衣服上涂抹含避蚊胺成分的昆虫驱避剂,特别是耳后、颈部等部位。

◆ 避免在草丛、树林或阴暗潮湿的地方长时间休息,不要将衣物挂在草丛、树枝上。

◆ 防止蚊虫滋生:查明并清除潜在的蚊子滋生场所,如将水桶、花盆等可能蓄水的容器排空、保持清洁或加以覆盖;妥善存放食物和处理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