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健康提示
作者:健康教育所信息来源:

8月正处“三伏天”,天气炎热,细菌、病毒很容易滋生繁殖,影响健康。宜昌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应重点防控高温中暑、食源性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做好防蚊、防蜱,谨防叮咬致病,同时还应关注学生暑期的人身安全,预防溺水等意外伤害的发生。

高温中暑
关注指数:★★★★★

重点人群:全人群。
相关解读:在炎热的夏季,高温、高湿、强热辐射天气可造成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一旦机体无法适应,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则可能造成体温异常升高,从而导致中暑。尤其是老年人,有时气温虽然并不是特别高,但因湿度高,通风条件差,也会发生中暑。
预防提醒:
1、保持室内环境凉爽。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减少太阳直射,尤其是农村的瓦房和顶层楼房,减少室内电器设备的使用。
2、减少室外高温暴露。减少外出,尽量避免室外体力活动和户外运动;若需外出活动,尽量避免高温时段外出。注意防晒,尽量避免高温环境与太阳直射,宜在阴凉处活动。高温天气如需外出,应减少剧烈活动并注意及时休息,避免过度的体力消耗。
3、关注身体健康。注意调节饮食,及时饮水,避免饮用含酒精、咖啡因以及大量糖分的饮品,少食多餐,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准备防暑降温药品,关注体温变化,若不适症状持续存在,应及时就医,症状严重应即刻就医。老年人对体温调节能力减弱,家属要予以重点关注。
 
食源性疾病
关注指数:★★★★

重点人群:全人群。
相关解读:随着气温的逐步升高,各类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加快,食物极易腐烂变质。毒蘑菇等有毒植物也进入生长的旺季,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亦进入高发期。
预防提醒:
1、不随意采摘。外出郊游时不要采摘、购买、加工和食用不熟悉或来源不明的野菜、野果及菌类。
2、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在家加工食材注意生、熟分开,食物要煮熟煮透,少吃或不吃剩饭剩菜,如需食用,应彻底加热。
3、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处理食物及其包装前后、接触宠物、处理垃圾之后要勤洗手。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关注指数:★★★★

重点人群:全人群。
相关解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感染后主要症状有发热、畏寒、干咳、乏力、肌痛、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腹泻等。
预防提醒:
1、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咳嗽礼节,咳嗽和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并及时洗手。
2、规律生活方式。注意均衡营养、保证充足睡眠、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防病抗病能力。
3、及时就医隔离。如出现发热伴咳嗽或咽痛等不适症状,请及时就医并居家治疗休息,切勿带病上学或上班导致延误病情及疾病蔓延。
 
蜱传疾病
关注指数:★★★★

重点人群:全人群。
相关解读:随着气温升高,蜱虫等病媒生物也进入活动、繁殖的高峰。宜昌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外出郊游踏青时应注意避免蜱虫叮咬。
预防提醒:
1、保持住家附近的环境卫生。定期清理住家周围的杂草,整齐堆放杂物,经常打扫禽畜圈舍,及时清除垃圾,避免蜱虫孳生。
2、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暴露。蜱虫活跃季节,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等蜱类主要栖息地长时间坐卧、晾晒衣物。户外活动时,应穿浅色长袖衣裤,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鞋子里,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
3、科学处理蜱虫叮咬。如发现体表有蜱虫附着,不要生拉硬拽。可用酒精涂在蜱虫身上,使蜱虫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垂直向上取出蜱虫。取出后,用碘酒或酒精局部消毒伤口,并密切观察身体状况2周,若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输入性蚊媒传染病
关注指数:★★★★

重点人群:全人群。
相关解读:我市现已开通直达东南亚的国际航班,且我市有较多人员在非洲、东南亚等疟疾、登革热流行区域进行旅游和务工活动,此类人员在疫区面临较高的感染风险。
预防提醒:
1、出国提醒。到非洲、南美洲、东南亚等登革热/疟疾蚊媒传染病流行区的人员,尤其是在野外作业的劳务人员,应采取穿长裤长袖、使用驱蚊剂、住所安装纱窗纱门等防蚊灭蚊措施,避免蚊虫叮咬。
2、及时就诊筛查。从东南亚、非洲、南美洲等登革热/疟疾蚊媒传染病流行区返回人员,14天内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去当地医院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旅居史。
3、做好环境卫生治理。及时清理生活垃圾和居住环境周围的积水,从源头上清除蚊子孳生场所,减少其密度和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