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约90万家,约300万名医务人员,承担着覆盖全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为辖区内居民提供高血压筛查和管理。高血压防控工作,能够反映基层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质量。
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希、路甲鹏副研究员牵头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基层医疗机构的某些特征明显影响了当地居民高血压管理水平,针对性解决这些问题有助于改善基层医疗质量。
研究纳入了全国31省的433家乡镇/街道基层医疗机构和其所在辖区66万名高血压患者,分析了居民的高血压防控情况与基层医疗机构的特征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在调查的乡镇/街道之间,标化高血压知晓率范围为8.2%~81.0%;治疗率为2.6%~96.5%;控制率为0~62.4%。
其中,10%的高血压知晓率差异、21%的高血压治疗率差异和12%的高血压控制率差异可以归因于基层医疗机构。
研究发现,有利于高血压防控的基层医疗机构系统特征包括:设置与公卫或医疗服务质量挂钩的绩效奖金、可通过网络系统转诊患者、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和提高执业医师比例。
而不利于高血压防控的特征包括:政府差额拨款模式、存在影响日常工作的经济问题,以及医生基本工资与门诊和收住院人数挂钩。
作者认为,差额拨款(balance allocation)妨碍了的高血压防控。一般而言,差额拨款单位的人员费用由国家财政拨款,其他费用自筹,这意味着单位要考虑自给自足。在调查的乡镇一级医疗卫生机构中有四分之一面临财政问题,其中超过 50%属于差额拨款。
作者建议,政府可以考虑通过多种支付形式给予基层医疗机构更有力的财政支持,以强化其公益属性。
医生业务能力和激励是基层高血压管理中的关键问题。而该研究发现,基层高血压防控效果并非决于单位居民数的医生密度,而是具备合格高血压防控能力的医生密度(即执业医生的密度)。
研究还发现,按服务质量支付医务人员奖金与高血压防控效果正相关,而单纯按就诊次数决定的基本工资与高血压控制较差显著相关。
因此作者建议,可建立综合绩效指标和统一的基层电子病历系统,以支持按绩效付费。
作者也指出,基层医院和上级医院间使用网络转诊可操作性强,与高血压防控效果较好相关,应予以鼓励。但本研究中仅不足四分之一的基层医院配备了支持转诊功能的医疗信息系统。
2016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胡盛寿院士携手来自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以及耶鲁大学、哈佛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牛津大学、世界卫生组织等的30位全球知名学者,开展了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调查,深入31个省城乡地区的3602家各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成对2万余名医务人员和超过5万位社区居民的问卷调查。调查分析了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面临的挑战和改进建议,先后于2017年和2020年在《柳叶刀》杂志发表。
这项新发表的研究进一步利用这一调查中的机构特征信息和当地“心血管病高危险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的人群基线数据,开展了联合分析,确定了影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机构特征。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原文出处:China PEACE Collaborative Group, Zhou T, Wang Y, Zhang H, Wu C, Tian N, Cui J, Bai X, Yang Y, Zhang X, Lu Y, Spatz ES, Ross JS, Krumholz HM, Lu J, Li X, Hu S. Primary care institutional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hypertension awareness, treatment, and control in the China PEACE-Million Persons Project and primary health-care survey: a cross-sectional study. Lancet Glob Health. 2023 Jan;11(1):e83-e94. doi: 10.1016/S2214-109X(22)00428-4. PMID: 36521957.